根据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25年8月我国进口糖浆和白砂糖预混粉合计11.55万吨,同比减15.58万吨;1-8月合计73.43万吨,同比减71.67万吨。其实随着进口糖到港量的增加,我国9月的糖价依旧是整体震荡下行。其中8到9月在南方产区的广西、云南等糖销售进度存在放缓迹象。而且市场预测,接下来的10-12月国内进口量大概率不会低。其实,白糖已经是个稳定的产业,我国的进口糖数也在回落,自2021年创下567万吨的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后,之后逐年回落,到2024年已经不及500万吨。只是很多人一定都会疑惑:为什么几千年作为蔬菜的甜菜,没有被发现能产糖?
其实野生甜菜,看起来和杂草几乎都没啥区别了。含糖量非常的低,只有1%~3%,在所有可食植物根部中都是垫底的。甚至比不上萝卜,仅仅比山药好一些。虽然饮水中,人最低可感知约莫0.23%的糖浓度,但在蔬菜中要感知到甜味,浓度则高得多,尤其是被苦味掩盖时。依据大多数有甜感的蔬菜糖浓度,在大多数情况下要5%左右才能感受到甜味。例如豌豆的糖浓度便是5%左右,洋葱甚至可显著超过5%。而野生甜菜本身就是苦味为主,还有夹杂着腥涩味、草味、轻微咸味,所以几乎没办法尝出甜度。最关键的是,甜菜的主要糖分位于根部。
野生甜菜却没有膨大的块根,和现代甜菜的差异也非常大。野生甜菜的学名为海甜菜,苋科甜菜属。所有的现代甜菜,都是由它逐渐驯化培育而成,曾经主要分布在西欧、北欧和地中海沿岸。所以,地中海沿岸和西欧、北欧的早期文明,都有食用甜菜的痕迹发现。最早大约是5000年前的丹麦。早期文明食用的甜菜,大多具有烧焦痕迹,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早期食用的方式非常的原始,此时人类对甜菜的认识,可能仅仅是一种无毒的、能烧着吃的植物。
甜菜正式登堂入室,大约是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和古罗马。由于野生甜菜纤维比较多且粗,再加上没有块根,所以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基本上只吃比较嫩的叶子,炖煮为主。至于根部,则拿来入药。公元1世纪的希腊医师迪奥斯科里德斯认为:深色甜菜会导致便秘,白色甜菜可以通便。完全野生的甜菜是白色的,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,因为长期的食用,此时已然浮现了早期的栽培品种。
甜菜叶子里的含糖量本来就比根部还低很多,古希腊、罗马人的炖煮吃法,使得剩下的菜或者汤,甜浓度更是会远远低于人的味觉。正因为吃不出甜味,所以早期古希腊和古罗马人,也并不叫它甜菜,叫法更类似于可食用的菜类植物。罗马人阿皮修斯在其食谱中描述了多种甜菜菜肴:将甜菜切片,与韭葱一起,加入研碎的香菜和孜然,倒入葡萄干酒,煮至完美,最后把甜菜从汤中取出,拌上油和醋食用。他还建议用芥末调味甜菜,并将其浸泡在油和醋中腌制。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,甜菜都是炖煮的吃法为主。
这就使得很长一段时间,人们都没意识到这是一种能产出糖分的菜。但凡事都有例外,野生甜菜的根系存在额外的形成层,所以本身是有潜力膨大化的。至少从公元1世纪开始,甜菜便已经在被人们有意无意的驯化。5世纪左右的绘画,已然浮现了略微膨大的根部,虽然依旧还有明显的主根。随后又过了1000年的时间,一直到16世纪,才出现了典型的根系膨大的甜菜。而且随着块根的出现,主根逐渐消失,以须根为主。
当然,这一段时期的其它甜菜品系,还是以不发达的根系为主。甜菜根系膨大的驯化压力是显而易见的。毕竟根系越膨大,整个植株重量和可食用的部分都会增加。这样无论冬季保存,还是作为畜牧用途,都会更有优势。而且到了15世纪,中世纪才结束。有很大的可能性早期的食物匮乏,根部也会被食用,加速了甜菜等蔬菜的驯化。但由于这一段时期甜菜的驯化,并没有甜味的选择压。所以,此时根系膨大的甜菜,甜味浓度也是非常低的,和野生甜菜很接近。糖浓度虽然没变,但根系膨大了,整颗植株的糖含量就增加了,这就为未来发现甜菜中的蔗糖埋下了伏笔,大量煮食甜菜块根,总会有水分蒸发浓缩,发现甜味的时候。
最早发现甜菜甜味的人是谁,我们已不知道了。但至少在1575年,法国的一位农学先驱奥利维尔·德·塞雷斯便发现,甜菜根煮沸后会流出一种类似糖浆的液体,因其深红色而非常美观。口感酸酸甜甜的甜菜版罗宋汤,也大致在这一段时期慢慢的出现。由于此时葡萄牙、西班牙等国,已经在美洲、亚洲建立了甘蔗种植园,结晶蔗糖生产已逐渐商业化,塞雷斯发现的这种低浓度糖浆并没有受到大家的关注。
随着蔗糖工业的建立,整个欧洲进入了疯狂噬糖的时代。随后100多年,在蔗糖工业迅猛发展的同时,甜菜的驯化也进入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时期。1712年的画作中,已然浮现了块根非常发达的甜菜。虽然这个画作可能有夸张的成分,但至少甜菜的块根已经有了现代规模。块根大了,工业化提取糖分的可能性也就高了。18世纪中叶,想要对糖工业分一杯羹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,资助了一系列甜菜糖分提取实验。
1747年,德国化学家马格拉夫最早从甜菜中提取出了糖分,并证明和甘蔗中的糖分相同。其实高糖含量的植物块根并不少,例如胡萝卜和甘薯等等。但这些植物的糖含量都比较杂,往往同时具备蔗糖、葡萄糖,以及果糖。在这些糖分中,只有蔗糖是非常容易结晶的。蔗糖的饱和溶液,温度低到70℃以下就能开始结晶,工业化控制在50℃左右,结晶效率就非常高了。然而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晶温度则在20~30℃,在夏天或者温度略微偏高的室内就无法结晶,所以工业化困难。而且它们的结晶还有容易吸水,定性差,不适合大量保存的特点。
所以,工业化的理想选择就是高蔗糖植物。甘薯的蔗糖比例不到1/3,胡萝卜虽然高一些,但60%左右的比例,也不适合工业化。可见,甜菜适合糖工业化的另外一个最关键条件,就是蔗糖比例高,达到98%以上。不过,马格拉夫所在这个时代的甜菜糖分含量,依旧非常低。因为早期驯养压力并不侧重在甜度上,所以和野生甜菜依旧接近,含糖量为1.3%~1.6%。
马格拉夫依旧发现,白色甜菜是最佳的糖料来源。不过,如此低的浓度,要发展甜菜蔗糖工业,成本会极其的大。也正是因为如此,腓特烈大帝的计划并没有成功。1786年,腓特烈大帝去世的这一年,马格拉夫的学生弗朗茨·阿查德承担起了甜菜糖工业化的重任。
提到甜菜糖工业历史,阿查德是绕不开的人物。明确的科学驯化思维和方式,是他成功的关键。他接下重任后,率先评估了20多个甜菜品种的含糖量,随后才开始精心植物育种。最终他与合作者选育出了一种白色圆锥形块茎的甜菜,认为是理想的糖工业化品种,命名为weiße schlesische Zuckerrübe。
但他并没有急着工业化,而是一直继续培育到了1800年。从最开始选育到现在,已经经过14年,weiße schlesische Zuckerrübe 的含糖量也提升到了5%~6%。相比起其恩师马格拉夫所用的甜菜,糖浓度已经提高了4倍。随后他开始了甜菜糖工业化,并在第二年,也即1801年获得了成功,在西里西亚(今波兰科纳里)开设了世界上第一家甜菜糖厂。随后几年间,大量甜菜糖厂在德国出现。
早期甜菜糖厂的炼糖效率并不高,不过拿破仑实施的禁运政策,导致甘蔗糖无法进口到德国,反而促进了甜菜精炼技术的迅速发展。德国甜菜工业获得成功后,法国反而开始效仿。从此以后,欧洲甜菜产业开始迅速扩张。到1840年,世界上便有大约5%的糖来源于甜菜。糖工业的发现,也飞速刺激了现代甜菜的驯化。
1860年以后,甜菜的糖含量已经普遍超过12%,最高达到18%。现代甜菜品系,也基本奠定。到1880年,世界上的糖,已超越50%来源于甜菜。进入20世纪以后,甜菜的糖浓度最高已超越20%。最终,野生甜菜完成了彻底的蜕变,现代甜菜的大多数品系,尤其是糖用甜菜,大多源于阿查德主导培育的 weiße schlesischeZuckerrübe。
然而令人唏嘘的,阿查德自己的炼糖厂在1807年发生了多起火灾,并于1815年破产。随后几年他一直穷困潦倒,依靠微薄的津贴或援助生活。并一直持续到他于1821年去世。但世界上总有人记住他:开启了一个时代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男乘客从列车上铺跌落砸伤10岁女孩致骨折 女孩母亲:他失去联系,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权
数百人抢红包有人摔倒,三亚大悦城致歉!亲历者:现场撒下的多是红纸片,拥挤中扭伤脖子
“全网最爱发钱老板”中秋给员工父母发1000万元,回应作秀质疑:此类活动已举办十几年,是员工们造就了公司
日本“准女首相”高市早苗被曝否认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,狂言当选后将继续参拜靖国神社
已定!上海发放3000元补助(在沪常住居民优先),10月5日至7日报名,6岁及以上均可领取!
特朗普亲曝通话细节,称内塔尼亚胡“做得太过火”失去太多支持 多国爆发大规模抗议
0551-65316938
0551-65320226
ahqygk@163.com
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大道9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