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西藏网讯青翠欲滴的生菜、垂落枝头的龙椒、肥硕丰满的茄子、种类多样的西红柿在西藏阿里,这些新鲜果蔬不再奢华可贵,噶尔县生态农业产业园区内的一座座大棚,把“果园子”和“菜篮子”搬上了海拔4500米的高原,让大众们能以挨近内地的价格吃上可口的蔬果。
为选种培养出能习惯当地气候环境的蔬菜,从陕西来到阿里噶尔县的史培能,不断在这片土地上打开不同蔬菜水果的试种试验。“上一年一年,我就做了20个种类,现在可以推行培养的只要5、6种,其他比如说无花果树这些,还要看来年的长势。”产业园科研技术人员史培能在无水培养大棚内向记者介绍道,棚内不少蔬菜都是在他精心的试种下,择优培养出来的,“这些油菜、上海青,都是咱们精挑细选出来的,哪一个种类收成好、质量好、色彩好,咱们就种哪种。”
园区内,一排排蔬果长势喜人,离不开一茬茬科学规划的试验,更离不开果蔬成长环境的建立,其间红土大棚就是量体裁衣诞生的棚种。“红土棚结合高原温差大,白日吸收光照储热量、夜晚经过红土散热量,坚持温室恒温。”
现在,千亩园区内大棚密密麻麻,一个个温室有序排布,据了解,这儿培养了西瓜、甜瓜、圣女果等40余种果蔬及花卉,本地蔬菜自给率从缺乏10%提升到40%以上,部分叶类菜根本完成自给自足。(我国西藏网 记者/边子捷 冯重霖 姚浩然)
0551-65316938
0551-65320226
ahqygk@163.com
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大道98号